跳到主要內容

【Life Show】家庭祭壇是什麼?

家庭祭壇,彼此讀經分享
家庭祭壇這四個字,對於基督徒而言,肯定不陌生。這裡,並不是要討論正確的家庭祭壇流程。因為對我來說,家庭祭壇就是一個全家人一起,讀神的話語、禱告、彼此分享的珍珠時刻。
我們家的家庭祭壇中,每個人都有他的職責,豆豆負責帶詩歌、阿妹負責讀金句,我負責引導流程,泰瑞則負責帶領我們大家禱告。
雖然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職責,但我們卻做一樣的事:分享、彼此關心、禱告、讀神的話語。這就像是我們真實的環境一般,無論你在這個社會上,神所為你預備的職務是什麼,但我們每一個人的對其他人的付出與相處,都應該是要一樣的。
在一開始,豆豆和阿妹會分別去找尋他們要帶領大家的詩歌和金句。豆豆最喜歡用的就是「神是愛兒童夏令營」手冊裡面的詩歌。去年,礙於與會規定,小五升小六是最大的參與年齡,所以也是豆豆最後一年參加,沒想到封面就是豆豆的照片。這讓我們又驚又喜!當然就要好好保存紀念!
阿妹則最喜歡用教會用來勉勵孩子背頌金句的「兒童百節金句」。

阿妹負責找尋金句


開始,豆豆會從 Youtube 找出要帶領我們唱的詩歌,然後全家人就在我們的房間裡,一起唱詩、敬拜。
接著,阿妹會帶領我們讀金句,他讀一句、我們跟著讀一句。他還會讀出書中解釋金句的含意,讓自己和我們都更明白。
接著我們就進入感恩事項,彼此分享這一週所發生的事情。
人往往都很健忘的!真的!
但透過這個環節,讓我們能有一段小小的時間,認真的去回想自己這週所發生的事情,更是安靜自己審視恩典的時刻。然後透過我們彼此的分享,更可以貼近彼此的心,與歡喜的人一同歡喜。
接著我們會一起進入讀聖經的階段,然後分享自己對於這幾節經句。這天,我們讀的是以西結書40:1-10。
這幾節聖經,是在講述以西結如何按著上帝的心意建造聖殿,裡面對於所有建造的度量衡講述得非常清楚,其實是屬於比較枯燥無趣的內容。
豆豆從youtube上找尋詩歌


泰瑞先分享,他說:「以色列人亡國被擄,但神仍舊交付以西結建造聖殿,並清楚說明聖殿建造的度量衡。就像我們雖然因為犯罪而招致了艱困的環境,但神始終不會離棄我們,甚至默默為我們預備道路。」
豆豆說:「我沒有特別感覺到什麼耶!」我們點點頭說沒關係。
阿妹說:「媽咪,什麼是幾肘?」
我說,那是一個度量的單位。
阿妹說:「那這樣的話,以西結不是很麻煩?因為要量好多東西!」
我說:「是啊!所以媽咪有一個感動是這樣:我覺得上帝一定是一個很謹慎、而且很知道祂需要什麼的神。因為祂給以西結的資訊非常非常明確,祂知道要這樣才能夠建造祂的聖殿。
然後我猜以西結應該也是個一樣謹慎、細心的人、而且負責任的人。因為這樣他才能細心地完成這麼多度量衡的聖殿建造,而不是隨便偷懶做一做。可見得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,也要很細心和負責任的去完成。」
豆豆點點頭說:「嗯,我覺得是這樣沒錯!」
2015豆豆神是愛夏令營封面

我們用最開放的態度,去討論對於聖經上的感動與感覺,沒有對錯、只有彼此分享,試著去貼近聖靈當時給你的感動!這樣的分享,好美!
最後,我們就會進入代禱事項。
在這個時候,我們會彼此分享希望代禱的事情。我們會更清楚知道,彼此現在最需要、最需要被幫助的是什麼。
兩個孩子都非常喜歡家庭祭壇!常常會主動要求:「媽咪,我們今天可以家庭祭壇嗎?」
我想,家庭祭壇真的是神給一個家最棒的祝福!
因為,我們不只在這當中親近神,更在這個當中感受家、感受愛!
家庭,是神給這個世界的第一個人際單位,也代表著是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單位。我一直深深相信,如果每個家庭都充分的發揮家庭應有的功能,彼此有愛與關懷、了解彼此,我想,這個世界上應該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被解決了!
我很渺小,也在這家庭這個部分跌倒過,但是,我願意一步一步學習、調整,從我自己的家開始,用這樣的方式愛這個世界,也要讓這樣的愛延續至我的孩子、我的孫子、我的世世代代。^^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我的感受。我的感動】我不是老師,而是孩子的朋友!

什麼時候開啟了鋼琴教學這條路呢? 嚴格說起來,應該從我20歲那年開始。那年,我剛考上基督書院的音樂系,便到三重一家幼稚園附設的音樂教室去教學。 那時候很年輕,回想當時怎麼會這樣教學生?一整個就沒有耐心,只要學生沒有練琴,我會生氣到想殺人了!!! 我想,原因只有一個:「那時候的我對教學沒有熱忱!」 沒多久,我考上南部的學校,也結束了我第一家音樂教室的教學生涯。再次回到鋼琴教學的行列,是我考上研究所的時候! 那時,我透過已經惡意倒閉的「威肯鋼琴」家教,重新開始了我的鋼琴教學生涯。 當時,我的第一個學生就是宗翰。 那時的宗翰,只是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。 第一次見到宗翰時,他興趣缺缺的打開他的鋼琴教材,然後坐上鋼琴前開始彈奏。我發現,他的彈奏完全沒有依照指法彈琴,一細看,原來他的教材上面,指法全部都塗成黑色。 我問他:「為什麼你的課本上面指法是塗黑的呢?」 他說:「因為我不喜歡按照指法彈。」 「為什麼不喜歡?」 「因為很麻煩、很難!」 「所以你之前的鋼琴老師覺得OK嗎?」 「他說OK啊!所以他才幫我塗黑的。」 我笑了笑,再問:「你喜歡鋼琴嗎?」 他說:「還好!剛開始比較喜歡,現在還好。」 於是我把鋼琴教材闔上,對他說:「那就別彈了!」 只見他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大跳! 我又笑了,然後從我的包包裡面拿出一雙鼓棒對他說:「我們來打鼓吧!」 於是我們上了一堂敲敲打打的課!(怎麼敲敲打打?簡單!有一張椅子、一本厚厚的電話簿...等等,就可以享受敲敲打打的樂趣了!) 第二週再到宗翰家,就見到他興奮地來迎接我,然後問我:「我們今天要打鼓嗎?」 我說:「你想打鼓嗎?」 他點點頭! 於是鼓棒再次拿出來,然後這次我彈鋼琴,他依照節奏敲敲打打。 過沒多久,他感覺到膩了!我說:「那就別打鼓了,我們來聽故事吧!」 於是我從包包裡拿出CD,帶著他聽了首Ketelbey的波斯市場,然後打開故事書跟他講了一段波斯市場上發生的事情。然後問他有沒有聽見音樂當中,公主的聲音?市場的聲音?駱駝的聲音? 講完了故事,我們也下課了。 第三週再碰面時,他又興奮的來迎接我,更興奮地問我:「我們今天要上什麼?」 我笑著對他說:「今天你要彈...

【好文分享】馬化騰回應:1000萬個公眾號怎就封殺Uber

        12/8,我讀到了一篇文章,文章內容很長,但簡言之,就是市值超過500億美金的Uber,要進攻中國市場,打算從微信開始。但微信卻讓它吃了個大大的閉門羹!         究竟微信手上握有什麼樣的王牌,竟然讓Uber即使吃了這麼多次的閉門羹,仍舊不死心、不低頭的,就是要進到微信朋友圈?         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中,一定擁有幾個構成的角色與定位:商品、企業本身、客戶、利益共同體(如廠商、合作夥伴...等)。而商業模式中,又區分成許多不同的方式,像是B2B、B2C、O2O...等等。         Uber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中,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先驅,由於它的成功,也使得許多企業紛紛開始思考,共享經濟究竟可以如何運用?使得不管在這樣的商業模式當中,成就一個三贏、甚至四贏、多贏的可能。         而Uber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中,包含了B2B,如Uber對司機。也包含了B2C,如Uber對乘客。亦包含了O2O,線上預約、實際搭車。         微信,在2014年就已經突破了7億大關的用戶數,並且微信支援第三方支付功能,不但挾有B2C的眾多用戶名單,更可以滿足O2O的支付需求!         因此,要進入中國市場,Uber當然一定選擇微信,來成為他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(其實比較像是工具)。         只是,當三個重要的模式中,微信已經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優勢,對於Uber他當然可以扮演一個「以為我主」的為王角色。也因為如此,Uber也只能乖乖地就範!         當然,商場如戰場,沒有永遠的朋友、也沒有永遠的敵人,而作戰與對槓有時也只是在商戰上中,為了下一步而布局的煙霧彈。因此,我們可以預期的觀看Uber與微信之間的作戰技巧,我...

【好文分享】孩子,你需要的絕對不是保險套!

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而不是保險套! 13歲國中生染淋病 醫嘆:孩子需要教養不是保險套 作者:蒲孝如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,國中生竟染上性病!疾病管制署昨(29)公布最新「淋病確診個案數」,去(104)年淋病確診個案數為3,584人,通報年紀最小的患者竟是4名13歲國中生,男女各2人,皆是「危險性行為」所造成。對於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性氾濫問題,有精神科醫師提醒,對於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性行為是一種身心傷害,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 青少年淋病病例激增! 今年淋病感染個案數較前年增加了37% ,去年10至19歲的青少年族群共325例 ,較前年增加47%!疾管署表示,大多數感染者由男性個案先就醫,醫生請其轉介性伴侶就醫,女性伴侶才知道罹患性病。 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,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症狀,包括:尿道化膿,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,女性感染後大多不會有疼痛感,症狀也不明顯,因此常被忽略,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,不論男性或女性,都可能會造成不孕。 保險套非萬靈丹 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美國知名精神科醫師葛蘿絲曼(Miriam Grossman)曾於《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?》一書中指出,在已有性行為的美國青少女中,儘管百分之百使用保險套,在28個月之內還是有1/5的人感染了披衣菌、淋病、或是滴蟲,因為病菌仍有可能從保險套縫隙中漏出。 女孩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 人體的生理構造天生是為了親密、持久的依附關係而設計的。婚前性行為尤其會對女性帶來傷害。此外,20歲以下的女孩,因子宮頸尚未發育成熟,因此更容易遭受性傳染病嚴重的攻擊,比起成年女性,更容易感染到性病。 父母的教養對小孩是有巨大影響力的 美國國家防止青少年與未計畫懷孕運動的調查發現,青少年對性的態度,家長有關鍵的影響力;而與父母關係良好的青少女,發生性行為的機率比較低。 青少年並不是迷你版的成年人。他們需要父母設立的規矩和界線,關於「性」,必須告訴他們:你當然會感興趣,你的衝動是自然而健康的,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。性跟香菸或速食不一樣,只要一次錯誤的決定,就能影響你一生之久。 (文章、圖片來源: KAIROS 風向新聞 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