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【我的感受。我的感動】我不是老師,而是孩子的朋友!



什麼時候開啟了鋼琴教學這條路呢?
嚴格說起來,應該從我20歲那年開始。那年,我剛考上基督書院的音樂系,便到三重一家幼稚園附設的音樂教室去教學。
那時候很年輕,回想當時怎麼會這樣教學生?一整個就沒有耐心,只要學生沒有練琴,我會生氣到想殺人了!!!
我想,原因只有一個:「那時候的我對教學沒有熱忱!」
沒多久,我考上南部的學校,也結束了我第一家音樂教室的教學生涯。再次回到鋼琴教學的行列,是我考上研究所的時候!
那時,我透過已經惡意倒閉的「威肯鋼琴」家教,重新開始了我的鋼琴教學生涯。
當時,我的第一個學生就是宗翰。
那時的宗翰,只是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。
第一次見到宗翰時,他興趣缺缺的打開他的鋼琴教材,然後坐上鋼琴前開始彈奏。我發現,他的彈奏完全沒有依照指法彈琴,一細看,原來他的教材上面,指法全部都塗成黑色。
我問他:「為什麼你的課本上面指法是塗黑的呢?」
他說:「因為我不喜歡按照指法彈。」
「為什麼不喜歡?」
「因為很麻煩、很難!」
「所以你之前的鋼琴老師覺得OK嗎?」
「他說OK啊!所以他才幫我塗黑的。」
我笑了笑,再問:「你喜歡鋼琴嗎?」
他說:「還好!剛開始比較喜歡,現在還好。」
於是我把鋼琴教材闔上,對他說:「那就別彈了!」
只見他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大跳!
我又笑了,然後從我的包包裡面拿出一雙鼓棒對他說:「我們來打鼓吧!」
於是我們上了一堂敲敲打打的課!(怎麼敲敲打打?簡單!有一張椅子、一本厚厚的電話簿...等等,就可以享受敲敲打打的樂趣了!)


第二週再到宗翰家,就見到他興奮地來迎接我,然後問我:「我們今天要打鼓嗎?」
我說:「你想打鼓嗎?」
他點點頭!
於是鼓棒再次拿出來,然後這次我彈鋼琴,他依照節奏敲敲打打。
過沒多久,他感覺到膩了!我說:「那就別打鼓了,我們來聽故事吧!」
於是我從包包裡拿出CD,帶著他聽了首Ketelbey的波斯市場,然後打開故事書跟他講了一段波斯市場上發生的事情。然後問他有沒有聽見音樂當中,公主的聲音?市場的聲音?駱駝的聲音?
講完了故事,我們也下課了。
第三週再碰面時,他又興奮的來迎接我,更興奮地問我:「我們今天要上什麼?」
我笑著對他說:「今天你要彈鋼琴!」
他略略失望的坐在鋼琴前面,準備彈琴。我說:「今天換我想要打鼓了。」
他開始彈起不是很熟練的樂曲,當然,我也沒辦法把樂曲的節奏搭配得很完美。我問他:「你覺得怎麼樣?」
他知道自己彈得不好,沒辦法讓我搭配他,於是不斷的說:「再一次!」
嘗試多次之後,他彈得好多了!我笑著對他說:「你覺得怎麼樣?」
他沒有說話。我說:「是不是覺得後面聽起來好多了?」
他點點頭。
我說:「所以你知道嗎?在鋼琴課裡面你是主角,我是配角。就像剛剛你彈鋼琴、我打節奏一樣。所以你可以決定你自己彈得多好,然後我們配合的美不美妙。」
他似懂非懂的看著我,我接著說:「你願意試試看,我們來把鋼琴彈好嗎?」
他說:「好。」
於是,我跟他說:「指法對彈鋼琴來說,就像是我們知道要用右手寫字,但手指頭要怎麼抓住鉛筆?才能寫字、進而寫出漂亮的字呢?我們就必須要用對指法才可以。」
就這樣,我們重新開始建立指法彈琴的習慣。等到他比較習慣了,我又提出:「你的教材裡面沒有拜爾,是為什麼呢?」
他說:「我不喜歡。以前的老師說,不喜歡就別彈了。」
我笑著說:「你不喜歡的原因是因為比較難對吧?」
他點點頭。
我說:「一年級功課你覺得怎麼樣?」
他笑著說:「一年級簡單死了!」
「那你想要永遠都讀一年級嗎?」
他搖搖頭。
我說:「所以你想要永遠都彈這麼簡單的東西嗎?」
他遲疑了。
我說:「我們試試看,半年的時間,我們來把拜爾結束,你覺得呢?」
就這樣,我們開始了拜爾,也開始了他喜歡音樂與鋼琴的心!


一路走來,和這個孩子與他的家人成為超越師生關係的親密朋友。甚至宗翰的弟弟宗燁,不斷的要求也要跟我上鋼琴課,也成為了我的學生。
宗翰上國中之後,因為課業繁重,一度想要放棄鋼琴。我和宗翰媽媽說:「我建議,他可以兩週上一次課,直到他至少有一定的程度,因為現在放棄的話,他將來可能連彈琴的能力都會一併消失,太可惜了!」
就這樣,宗翰一路跟著我學鋼琴到了國中畢業,雖然中間不是每週都來上課,但在他國中的那段時間,我參與了他的成長、也分享了他在新環境的點滴,看著他從兒童成為了青少年。
感動於他一路走過來,與我成為幾乎無話不談的朋友,也與他的家人建立深厚關係。更感動於我能夠從一個只是才藝老師的角色,變身成為引導孩子的角色,也幫助他讓音樂成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朋友。
當他開心時、難過時、深感壓力時,都能夠透過音樂,成為他的支持與安慰!
宗翰上高中後,我因為工作的關係,於是便忍痛的結束了我鋼琴老師的身分。那時,宗翰的弟弟宗燁還對我說:「你不教鋼琴了,那我們怎麼辦?如果找不到像你這樣好的老師怎麼辦?」
幸好,宗燁順利地找到了他的新老師。但宗翰則堅持要趁我有空檔時,仍舊偶爾來找我上課。
這天,他自己主動打電話給我,對我說:「老師,你什麼時候有空?我配合你時間,很久沒上鋼琴課了!」
我聽他說著高中生活、彈著他想要彈給我聽得樂曲,那種感覺,真的很難形容!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,那種感動無可言喻。
我願意,也告訴自己,我不只是一個鋼琴老師,而是與孩子一同成長、成為他人生道路上,一個重要的朋友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好文分享】馬化騰回應:1000萬個公眾號怎就封殺Uber

        12/8,我讀到了一篇文章,文章內容很長,但簡言之,就是市值超過500億美金的Uber,要進攻中國市場,打算從微信開始。但微信卻讓它吃了個大大的閉門羹!         究竟微信手上握有什麼樣的王牌,竟然讓Uber即使吃了這麼多次的閉門羹,仍舊不死心、不低頭的,就是要進到微信朋友圈?         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中,一定擁有幾個構成的角色與定位:商品、企業本身、客戶、利益共同體(如廠商、合作夥伴...等)。而商業模式中,又區分成許多不同的方式,像是B2B、B2C、O2O...等等。         Uber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中,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先驅,由於它的成功,也使得許多企業紛紛開始思考,共享經濟究竟可以如何運用?使得不管在這樣的商業模式當中,成就一個三贏、甚至四贏、多贏的可能。         而Uber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中,包含了B2B,如Uber對司機。也包含了B2C,如Uber對乘客。亦包含了O2O,線上預約、實際搭車。         微信,在2014年就已經突破了7億大關的用戶數,並且微信支援第三方支付功能,不但挾有B2C的眾多用戶名單,更可以滿足O2O的支付需求!         因此,要進入中國市場,Uber當然一定選擇微信,來成為他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(其實比較像是工具)。         只是,當三個重要的模式中,微信已經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優勢,對於Uber他當然可以扮演一個「以為我主」的為王角色。也因為如此,Uber也只能乖乖地就範!         當然,商場如戰場,沒有永遠的朋友、也沒有永遠的敵人,而作戰與對槓有時也只是在商戰上中,為了下一步而布局的煙霧彈。因此,我們可以預期的觀看Uber與微信之間的作戰技巧,我...

【好文分享】孩子,你需要的絕對不是保險套!

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而不是保險套! 13歲國中生染淋病 醫嘆:孩子需要教養不是保險套 作者:蒲孝如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,國中生竟染上性病!疾病管制署昨(29)公布最新「淋病確診個案數」,去(104)年淋病確診個案數為3,584人,通報年紀最小的患者竟是4名13歲國中生,男女各2人,皆是「危險性行為」所造成。對於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性氾濫問題,有精神科醫師提醒,對於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性行為是一種身心傷害,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 青少年淋病病例激增! 今年淋病感染個案數較前年增加了37% ,去年10至19歲的青少年族群共325例 ,較前年增加47%!疾管署表示,大多數感染者由男性個案先就醫,醫生請其轉介性伴侶就醫,女性伴侶才知道罹患性病。 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,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症狀,包括:尿道化膿,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,女性感染後大多不會有疼痛感,症狀也不明顯,因此常被忽略,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,不論男性或女性,都可能會造成不孕。 保險套非萬靈丹 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美國知名精神科醫師葛蘿絲曼(Miriam Grossman)曾於《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?》一書中指出,在已有性行為的美國青少女中,儘管百分之百使用保險套,在28個月之內還是有1/5的人感染了披衣菌、淋病、或是滴蟲,因為病菌仍有可能從保險套縫隙中漏出。 女孩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 人體的生理構造天生是為了親密、持久的依附關係而設計的。婚前性行為尤其會對女性帶來傷害。此外,20歲以下的女孩,因子宮頸尚未發育成熟,因此更容易遭受性傳染病嚴重的攻擊,比起成年女性,更容易感染到性病。 父母的教養對小孩是有巨大影響力的 美國國家防止青少年與未計畫懷孕運動的調查發現,青少年對性的態度,家長有關鍵的影響力;而與父母關係良好的青少女,發生性行為的機率比較低。 青少年並不是迷你版的成年人。他們需要父母設立的規矩和界線,關於「性」,必須告訴他們:你當然會感興趣,你的衝動是自然而健康的,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。性跟香菸或速食不一樣,只要一次錯誤的決定,就能影響你一生之久。 (文章、圖片來源: KAIROS 風向新聞 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