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而不是保險套! |
13歲國中生染淋病 醫嘆:孩子需要教養不是保險套
作者:蒲孝如
現在的孩子怎麼了,國中生竟染上性病!疾病管制署昨(29)公布最新「淋病確診個案數」,去(104)年淋病確診個案數為3,584人,通報年紀最小的患者竟是4名13歲國中生,男女各2人,皆是「危險性行為」所造成。對於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性氾濫問題,有精神科醫師提醒,對於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性行為是一種身心傷害,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
青少年淋病病例激增!
今年淋病感染個案數較前年增加了37% ,去年10至19歲的青少年族群共325例 ,較前年增加47%!疾管署表示,大多數感染者由男性個案先就醫,醫生請其轉介性伴侶就醫,女性伴侶才知道罹患性病。 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,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症狀,包括:尿道化膿,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,女性感染後大多不會有疼痛感,症狀也不明顯,因此常被忽略,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,不論男性或女性,都可能會造成不孕。
保險套非萬靈丹
「孩子需要的是教養,不是保險套!」美國知名精神科醫師葛蘿絲曼(Miriam Grossman)曾於《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?》一書中指出,在已有性行為的美國青少女中,儘管百分之百使用保險套,在28個月之內還是有1/5的人感染了披衣菌、淋病、或是滴蟲,因為病菌仍有可能從保險套縫隙中漏出。
女孩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
人體的生理構造天生是為了親密、持久的依附關係而設計的。婚前性行為尤其會對女性帶來傷害。此外,20歲以下的女孩,因子宮頸尚未發育成熟,因此更容易遭受性傳染病嚴重的攻擊,比起成年女性,更容易感染到性病。
父母的教養對小孩是有巨大影響力的
美國國家防止青少年與未計畫懷孕運動的調查發現,青少年對性的態度,家長有關鍵的影響力;而與父母關係良好的青少女,發生性行為的機率比較低。
青少年並不是迷你版的成年人。他們需要父母設立的規矩和界線,關於「性」,必須告訴他們:你當然會感興趣,你的衝動是自然而健康的,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。性跟香菸或速食不一樣,只要一次錯誤的決定,就能影響你一生之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近幾年來,台灣社會不知怎麼著,開始吹起提倡性自主、強調性快感、與所謂的「性解放」。我們不斷的去強調性這件事情的正當性與性本能,但究竟有多少人去思考到,性背後的意義與目的?
好多年前,有幾個朋友曾不約而同地跟我說:「你是基督徒,所以你肯定不贊成婚前性行為。」「你不能因為你是基督徒,所以就覺得婚前性行為是錯的!女人也有身體自主權,我們也需要性快感。」
其實,這觀念與我是否是基督徒無關,而是與我是否明白「真相」有關。
我常問這些朋友一個簡單的問題:「假如你的男朋友跟你從來沒有發生過性行為,然後劈腿,跟別的人上床了,你覺得如何?」
「會火大罵髒話,分手!」
「那如果今天你跟你男朋友上床了,然後他也劈腿了,但卻沒有跟別人上床,你覺得如何?」
「雖然精神出軌也很嚴重,但如果沒有上床,那我會考慮原諒他。」
這答案都不是我自己杜撰的,絕大部分的女性朋友(男性朋友更明顯,百分之百)都會這麼說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我們很明白,身體的付出對女人而言,不單單只是快感。說句更難聽明白些,自慰也會有快感,自慰就好啦!何必要上床?
其實,我們女人真正要的,是性背後那份愛與付出的感動。就像大部分的女人在性後都會期待擁抱一樣,因為享受的是兩個人靈魂與愛的交換。(試想,男朋友是不是只要上過床之後,兩人約會就一定要上床?上床上久了,是不是就會想同居?為什麼?)
可是,當我們被現今的錯誤資訊不斷引導,女人也要身體自主(你當然可以對你的身體自主,只是你必須能清楚的的去判斷,自主是什麼?自主代表你可以說不,而且你必須真正清楚你自己的身心靈。自主不是只有開放一途才叫自主),甚至現在連14歲的孩子,我們也強調要給他們性自主與性開放。
甚至還有錯誤的資訊不斷引導我們,說這叫做性教育,說我們要教育孩子「正確」的性知識與常識,教會他們避孕,才能讓孩子「正確」的享受性,它們才知道怎麼探索自己的身體。
面對這些謬論我都很想問:「請問盤古開天以來到你爸媽生下你,他們都沒有接受過你所謂的「正確」的性知識,難道他們就沒有「正確」的享受性、不認識自己的身體、不知道什麼叫性快感嗎?不知道什麼叫避孕嗎?
不然你以為你怎麼被生下來的?不然你以為你爸媽為什麼沒有一直生、一直生、一直生,生到老死?性是一種本能,難道你不懂嗎?」
如果真能理解性是本能,就應該要知道,我們不是要透過教育恢復與強調本能,而是要將本能昇華成理智成熟,否則,我們跟動物有什麼不一樣?
守貞,不單單是守住一個人的身體,更是守住一份負責任的愛!
我有兩個孩子,一個今年要上國中了,身為母親的我很清楚,現在的他們需要的不是性,而是一份正確完整的愛,是要儲備自己的能量,使自己將來有一天,能夠有能力去愛別人。性這件事,絕對不是他們現在所需要的。
給孩子錯誤與過多的性教育,不如給孩子滿滿的愛與關懷!讓他們有一天,能夠真正「安全的」、「正確的」享受性。